煤炭技术杂志社
首页 > 最新目录
 
/ / /
 

《煤炭技术》2018年08期

 
目录
采矿与井巷工程
软岩巷道松动圈现场测试及理论计算研究杨晓杰;赵东东;耿强;宋志刚;易世海;1-3
切顶留巷动压对非采煤侧帮的影响研究惠兴田;刘一凡;胡梓俊;4-6
煤层气有杆泵-速度管排采连续转换条件研究綦耀光;潘隆;朱洪迎;张芬娜;张健;7-9
石泉矿3~#煤层开采相似材料配比实验研究曹玉坤;张金山;任杰;10-11
半煤岩巷快速掘进支护参数优化研究郝长胜;徐仁;尹旭;王政;12-14
孙家壕矿软岩巷支护优化赵亚军;朱欣鹏;15-16
基于FLAC3D的不同锚索组合角度锚固效应研究温彦良;路增祥;17-19
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在霍州煤电的应用李建波;20-22
保护层开采对下覆岩层变形特征影响研究雷克江;22-24
五轮山煤矿保护层开采效果考察研究尹锡峰;石必明;张雷林;严磊;郑明亮;翟文杰;25-27
大采高窄煤柱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对策研究秦兵文;谢福星;28-30
赵固二矿大采高工作面单孔注水压力优化研究张长合;李文彬;31-33
含软弱夹层矩形隧道顶板控制研究王琛;33-35
塔山盘区大巷巷间煤柱合理宽度优化探究王贵文;冯国瑞;郭军;任玉琦;36-38
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确定安宁;孟海东;39-41
薄煤层钻采卸压覆岩运动相似模拟研究陈忠顺;袁永;伏映鹏;41-43
残采煤柱下采场围岩运移及应力演化规律研究李景锋;44-46
埋深及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破坏规律的影响周廷强;李明;46-49
屯兰2~#残煤模型构建及量子化学模拟姜永泼;50-52
矿井密闭墙新型填充材料研究董光林;53-54
基于弹性薄板结构的巷道层状顶板建模的分析力学方法丁晓冬;55-56
底板注浆加固技术在盘区巷道中的应用李静;57-59
厚煤层刀柱采空区下分层复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牛利凯;郭育霞;冯国瑞;杜云楼;59-61
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间隔浇筑面植筋加固研究张立敏;62-64
基于层次分析法在薄煤层工作面长度的优化研究龙春涛;64-66
宏景塔矿切顶留巷预裂切缝参数优化研究王进;马资敏;周鹏;高庆;魏庆龙;韩建;66-68
煤矿巷道顶板岩石强度随钻探测技术研究廉瑞;刘灿灿;杨璐;69-71
大倾角煤层地应力及破裂压力研究蒲晓;郭大立;陈东;赵运祥;张舒;72-74
螺旋自锚技术在韩城矿区的应用张加冕;张农;钱德雨;安衍培;74-76
基于正交试验的软弱煤层巷道变形影响因素研究薛东朝;葛宇光;姚冬冬;刘娜;77-79
残煤复采工作面过空巷液压支架选型研究郭萌;苏超;鲁健;79-81地测技术与工程
鲁西南含煤区山西组-太原组页岩气勘探前景黄兴龙;82-85
高密度电法探测装置对比以及反演孟海东;杨成华;温学飞;85-88
基于深度学习的煤质组分测井解释方法向旻;帕尔哈提·祖努;张峰玮;88-91
宁武煤田大恒矿区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特征杨珍;王金喜;姚文博;刘蔚阳;91-94
多基站下GPS/GLONASS单点定位在矿区中的应用杨震;顾和和;陈超;94-97
波阻抗反演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王千遥;单蕊;97-100
贵州大方地区龙潭组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分析孙剑;赵兵;100-102
华北型煤田古风化壳隔水性能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牛鹏堃;李哲;曾一凡;刘守强;宫厚健;闫猛;103-105
甘肃民乐盆地构造特征分析林长城;丁文龙;丛森;孙雅雄;106-108
济源盆地充填机制及演化研究郭君功;李开文;李兰兰;刘坤;翟文芳;109-111
济宁煤田王楼煤矿断层分形特征研究张红;倪金龙;孙煜杰;李文强;111-113
赵庄井田煤层气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乔康;113-115
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在煤矿勘探隐伏地质构造中的应用郭光裕;116-118
黔北二叠系栖霞组眼球状灰岩成因研究司海瀛;王甘露;牟雨亮;周豪;王帅;刘杰刚;夏鹏;118-120
岑巩牛蹄塘组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对比研究周豪;王甘露;司海瀛;牟雨亮;刘杰刚;夏鹏;120-122安全技术与工程
黄土矿区采动引起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汤伏全;芦家欣;原一哲;123-125
灰色-IAHP模型在煤矿冲击地压评价中的应用秦忠诚;李谭;陈光波;孙伟;付彪;126-129
煤矿主风机的分支管路结构对气体速度的影响宋胜伟;杨志;唐庆菊;刘文海;李占奎;徐靖;129-132
露天矿边帮压煤井工开采边坡破坏分析侯殿坤;赵燚;张雪虎;132-134
底抽巷水力压裂增透试验研究谢飞杨;王雪;刘伟;周辉;134-136
缓倾斜中厚煤层纵向开拓延伸揭煤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蒋先统;137-139
综放工作面停采线位置对公路桥采动影响研究邹友平;139-141
正高煤矿构造煤瓦斯解吸特征实验研究任青山;杨付领;艾德春;郁钟铭;秦趣;142-143
矿井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徐星;田坤云;曾珠;144-146
JSG5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在鲁西煤矿的应用杜建华;陈永涛;孙勇;146-149
综放面高抽巷抽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靳晓华;张翔;王娟;149-151
基于DEMATEL和ISM的矿井通风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陆军平;于军琪;杨宏刚;152-154
基于Visual Modflow的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预测研究宫厚健;刘守强;李哲;曾一凡;牛鹏堃;155-157
基于GIS的AHP型常权模型与分区变权模型的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牛鹏堃;李哲;刘守强;曾一凡;宫厚健;157-160
王楼煤矿通风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系统研究王斌;刘遵利;王永宝;李治纬;161-163
应用能位测定法和SF6示踪技术检测下分层工作面顶板漏风状况邬灿春;秦汝祥;付婷婷;朱玉;164-166
波阻抗反演和气烟囱技术联合探索预测煤矿富水区张健;余学中;166-168
五轮山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与实践翟文杰;伍慧敏;张雷林;石必明;陶文枝;169-171
基于扩展有限元的三维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刘浩;刘送永;171-173
煤矿首采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涌水量预测高荣;174-176
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的矿井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研究赵冠宇;王敬;翟培合;李常松;刘乐军;177-179
基于模糊事故树的煤尘爆炸事故分析陈慧慧;施书磊;郑明亮;180-182
基于ZigBee的煤矿井下通风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研究李慧;罗会;王静燕;任蕊;182-184
五轮山煤矿1601运顺正掘沿6-3煤掘进专项防突设计刘伟;侯松;谢飞杨;周辉;185-187
近水平露天矿层状边坡滑坡机制的探讨郭兵兵;舒继森;潘洁晨;187-189
人员行为识别雷达系统的研究陈旻罡;190-192
基于GIS与灰色关联度理论在顶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张淑莹;胡友彪;193-195
基于模糊可拓层次对采掘工作面的评价郑明亮;李汉坤;余聪;陈慧慧;195-197
瓦斯放散特性与井下瓦斯自然解吸量的相关性研究张钢举;198-199煤矿机电与信息化
基于MVC的液压支架压力监测系统的设计郭卫;郏高祥;刘俊;200-202
基于PIMR型重复控制的矿用并网逆变器的研究刘建华;赵纪峰;唐润恒;202-204
基于支座应变与光纤光栅的制动器力矩测量方法李曼;崔蒙蒙;205-207
基于STM32的超低功耗手势识别非接触开关杜京义;郭金宝;张渤;208-209
坑道钻机设计中的若干新技术探讨方鹏;210-212
湿式安全型中央制动器的设计赵秀梅;213-214
输送带接头疲劳强度实验台的分析设计李坤全;文睿;215-217
不规则阀腔液压阀稳态液动力研究张立亭;袁红兵;廖瑶瑶;217-220
基于机器视觉的天轮偏摆监测系统设计赵晓莉;郭宁;寇子明;221-223
滚筒采煤机外部磨损耐磨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赵友军;李钰;224-226
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矿车调度系统设计冯如只;房颖;226-228
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徐江陵;229-231
矿用水介质液控开关阀流场数值模拟与特性分析李永安;232-235
井下均布环压式密封阀设计及优化研究张功学;陈宁;孟彦辉;牛顾根;郭珊珊;235-237
基于SVM的配电网电压暂降自动识别研究冯晓群;238-240
全自动煤炭分析仪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李英;240-242
对旋轴流风机叶片穿孔的气动噪声研究杨冰冰;李超宇;王松岩;243-245
机械式矿用挖掘机动臂结构研究谢武斌;246-247
自整平式仪器平台机械结构设计程佳鸣;陶云飞;吴淼;248-250
基于HTML5移动平台的矿井提升机设计系统陈潇;任芳;杨兆建;刘印;251-253
基于改进粒子群遗传算法的扒渣机工作机构优化设计与研究史世伟;张建中;254-256
矿用无轨胶轮车湿式多盘制动器性能试验装置的设计朱同明;257-259
新型中厚煤层采煤机用调高阀组的研制翟雨生;259-260
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废弃瓦斯罐研究崔松;谢淮北;袁帅伟;李成;261-262
防爆高比能量电源箱轻量化设计李亭洁;263-264
数字式矿井深度指示器的研究李家安;尹中会;265-267
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输煤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武艳;267-269
刨煤机刨头基体拓扑优化分析杜鹏;李林;徐双喜;269-272
多功能巷道修复机工作平台设计研究郝少楠;阳廷军;杨林;272-274
履带牵引式换带装置振动特性研究王松岩;杨冰冰;赵亮吉;275-278
基于Chan算法的掘进机超宽带位姿检测基站布局分析成龙;符世琛;王鹏江;陈慎金;刘超;宗凯;吴淼;278-280
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稳定性控制措施及应用周凯;281-283煤炭加工与利用
黏结性烟煤的催化破黏与气化研究赵志刚;解乐乐;查荣轩;谢瑞伦;崔平;284-286
添加煤焦油对型煤渗透率的影响柳晓莉;娄振;刘康;287-289
甲醇水蒸气重整与煤热解耦合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张小琴;贺新福;杨蕾;吴红菊;周均;周安宁;290-292
CO2对煤焦气化特性影响实验研究武娜;293-295
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子模拟方法的柳林3~#煤抽提物结构研究李二虎;295-297
石槽村煤矿煤质特征分析与评价安红艳;海连富;母彩霞;杨站伟;魏向成;298-300交流与探讨
中国省域燃煤电厂集聚空间效应研究唐晓灵;周旭萌;300-302
改进的Poyting-Thomson岩石蠕变模型张亮亮;王晓健;303-304
真三轴应力状态下岩石损伤演化机理研究王斌;王连国;陆银龙;张扬;305-308
用于CH4碳同位素测量装置中温压系统的设计杨刚;陈家金;王贵师;谈图;高晓明;程刚;308-311
微波照射方式对玄武岩损伤特性影响研究戴俊;李栋烁;宋四达;311-314管理工程与决策
煤炭运输通道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韦海民;杨肖;314-317
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安全生产专家系统的研究郭永利;王丹;郭红转;317-319
基于SEM矿工安全行为的差错管理氛围(EMC)研究王宝玲;王汉斌;319-322
基于全寿命周期价值管理理论的煤炭矿井工程应用研究罗倩蓉;余春宜;吴沛璆;322-324
煤矿企业职工行为风险及其承受度研究周鲁洁;李振;杨涛;赵新泉;325-327
中国煤炭企业债转股的难点与破解舒文舟;327-329
基于前景理论的煤矿安全行为监管演化博弈杨安妮;栗继祖;330-333
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煤炭企业环保投资效率研究孙静芹;梁美健;王亚平;333-335
《煤炭技术》杂志2
欢迎订阅《煤炭技术》杂志(月刊)336
点击在线投稿
 
 
 

(c)2008-2018 聚期刊

 

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JUQK.NET

 

免责声明: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;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;另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告知!